原標題:呼吸內科舉行MDT討論罕見疾病診治
1月 7日下午16:30,呼吸在醫務科的內科組織下,呼吸內科邀請中醫腫瘤科張慧芳主任、舉行見疾腫瘤科邵鵬主任、論罕病理科郭宏艷主任、病診影像科葛海蘭主任、呼吸心身疾病科陳瓊瓊主任等為一例肺部占位合并胸腔積液患者舉行了MDT。內科
患者鄧某,舉行見疾男,論罕45歲,病診因胸腔積液原因不明由某醫院轉入呼吸內科治療。呼吸行胸腔鏡檢查,內科胸膜活檢,舉行見疾病理診斷腺樣囊性癌。論罕肺部腺樣囊性癌屬于少見病,病診但胸膜轉移性腺樣囊性癌及其罕見,各科室主任從各自專業角度就患者診斷及治療提出指導意見,制訂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會議由呼吸內科主任柳小平主持。
進行多學科會診(MDT),優先為重疾患者提供診療方案,是帶給廣大患者的福音。積極、完善的多學科會診制度有助于給予患者正規、系統、有效和經濟的治療方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醫患共同的奮斗目標。
相關知識鏈接:
一、何為MDT
多學科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是由多學科資深專家以共同討論的方式,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的過程,尤其適用于腫瘤、腎衰、心衰等復雜疾病的診療。在 MDT模式中,患者在治療前可得到由內外科、影像科及相關學科專家等組成的專家團隊的綜合評估,以共同制定科學、合理、規范的治療方案。
二、MDT的優勢
現代醫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越大型的醫院,其學科分類越來越細,出現更多的專科和亞專科。專科細分給患者帶來專業診療服務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弊端。如不同專科的醫生各自為戰,他們往往只熟悉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其他領域不甚了解,這樣顯然不利于患者得到綜合診療。
MDT模式具有最大限度減少患者的誤診誤治,縮短患者診斷和治療等待時間、增加治療方案的可選擇性、制定最佳治療手段,改善腫瘤患者預后,同時避免了不停轉診、重復檢查給患者家庭帶來的負擔,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現在很多常見腫瘤治愈率的提高,和多學科診療 (MDT)的應用是分不開的。
MDT是目前對許多惡性腫瘤、少見疾病、疑難疾病越來越推崇的診療模式,可以避免某一專科醫生的知識局限,為患者提供最優化最合理的治療方案。
供稿:呼吸科 馬斌 李淑華
編輯:薛秀芳 劉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