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看似離我們很遠,國深國東但如今在生鮮市場和超市,海魚海常海魚能看到不少“深海魚”。種多少如果看到“深海XX魚”的見深商品標簽,你會想到啥?珍貴?神秘?還是國深國東怪異?其實,市面上的海魚海常海魚許多“深海魚”,壓根兒就沒去過深海!種多少到底哪些才算深海魚?它們的見深味道如何?
真假深海魚
市面上,大黃魚、國深國東小黃魚、海魚海常海魚鲅魚(藍點馬鮫)等會被貼上“深海魚”的種多少標簽,其實它們的見深棲息深度都不到1米,更別說海水網箱養殖的國深國東三文魚(大西洋鮭)了。有一說一,海魚海常海魚鲅魚餃子真的種多少香
不過,“出水即死”的帶魚、外形詭異的鮟鱇魚……這些總該是深海魚了吧?
事實上,“深海魚”是個很難準確定義的概念。因為一種魚類平時棲息在多大深度,不是一成不變的。
當前國內市場最常見的“鱈魚”——北太平洋的黃線狹鱈,棲息深度可達4米;歐美市場常見的大西洋庸鰈(上圖,俗稱大比目魚),產卵時更可跑到近1米深的海床上。因此這兩種,都算是典型的食用深海魚。圖片ifish.net
日式煎鱈魚
首先,許多魚類每天都在深海和海面之間“垂直遷徙”。比如我們熟悉的帶魚,大多數種類都是白天待在深水海底,夜間上浮到海面捕食。在我國東海沿岸,春末夏初甚至能見到大批帶魚隨著大潮、來到岸邊的奇景。
舟山漁船上捕獲的新鮮帶魚
聞到香味了嗎?
每年的生殖洄游,也會讓同一種魚改變棲息深度。比如我國東海的黃鮟鱇,能分布到560米深,夠“典型深海魚”了吧。可是每年冬春季冷水團來臨時,它們就會到近岸淺海繁殖。
有多淺呢?
日本學者的調查是25米深,而我今年年初看到,在浙江臺州,捕撈海面毛蝦、作業水深很少超過20米的小船,竟也捕到了不少個頭巨大的黃鮟鱇!
就離譜!
黃鮟鱇幼魚。作者在浙江海洋大學防波堤后的海塘捕獲了它,并把它養到了小碟子大小。
此外,海底的地形也會影響魚的棲息深度。東海深海船釣的重要魚種——金菠蘿(一般指許氏菱牙鮨),要在1~2米深、乃至更深的大陸坡才能釣獲。但在出門就是深海的日本,許氏菱牙鮨在30~40米深的近岸大量出現。在日本伊豆半島一帶,冬春季冷水團來臨時,你甚至能撿到活的巨口魚。
我國東海常見深海魚
海鮮市場和超市里的“純深海魚”并不多見,但如果把標準放寬些,比如用漁業界常用標準——“常棲息或捕獲自2米左右及以下的暮光區”,還是有不少候選的。在我國東海的主要漁場,就有不少常見深海魚。
01
赤鯥(lù,俗稱:紅果鯉)
主產東海海域。棲息深度一般為1~4米,最深可達6多米。上市個體一般在20厘米左右,體型不大,卻是兇猛的掠食性魚類。體內油脂含量高,帶來極佳風味但也讓肉質極易腐敗。隨著近些年超低溫冷凍逐漸普及,才逐漸在市場流行。赤鯥圖片wikimedia.org
02
黃鮟鱇(俗名:海胳膊/蛤蟆魚)
主產黃渤海及東海北部,多棲息于80~150米深度,最深可達560米。和多種鮟鱇魚一樣,它們喜歡半埋在海底泥沙中,揮動背鰭特化形成的“小釣竿”,引誘路過小魚。打擾了圖片來源見水印
不過,黃鮟鱇的“小釣竿”不發光,雄魚也不會寄生在雌魚身上。小魚可不要貪玩,會沒命的
圖片gfycat.com
黃鮟鱇的肉適合紅燒,魚肝極為鮮香,舟山這邊有專門賣魚肝的。鮟鱇魚肝
03
許氏菱牙鮨(俗稱:金菠蘿/金鳳凰)
分布于東海大陸坡的巖礁區、深水珊瑚礁區,浙江海域常捕獲于150~2米深度,主要以小型甲殼類為食。體長20~35厘米,雄魚往往更大、更鮮艷,又稱“金鳳凰”。適合清蒸或刺身。許氏菱牙鮨的雌魚(上)和雄魚(下)圖片collections.nmnh.si.edu
04
赫氏無鰾鮋(俗稱:深海石狗公)
主產東海沖繩海槽附近。常棲息于3米深度,最深5多米。和大多數鲉形目一樣,是兇猛的捕食者。作者曾在一條無鰾鲉的嘴里,拔出一只扁蛛蟹,蟹足展開比這條魚還長。適合刺身和煲湯。赫氏無鰾鮋圖片wiki
05
三色菖鮋(俗稱:巨型石狗公)
近年才被定名,過去常被當作另一種鲉形目魚類“褐菖鮋”。三色菖鮋體長可達30厘米以上(據說有些可超過半米),故被漁民稱為“巨型石狗公”,但口感略遜。分布深度可接近1米。三色菖鮋圖片wiki
06
日本骨鳂(俗稱:將軍甲)
東海南海均產。分布于1~7米水深。鱗片大而硬,好似古代的盔甲,故得名。十分貪食,會捕食自己能吞下的各種生物。通常用來做刺身,由于體色艷麗,近年也被當作海水觀賞魚出售。日本骨鳂圖片sumeshiya.com
07
日本牛目鯛(俗稱:大眼雞)
東海南海均產,主要分布于1~2米深處,最深可達3多米。掠食各種能夠吞下的小生物,致密的鱗片構成了一層薄薄的殼。適合做刺身。日本牛目鯛圖片fishesofaustralia.net.au
08
日本方頭魚(俗稱:斧頭魚)
常分布在50~150米深度,也有些種群分布在2~3米深。會挖掘洞穴,捕食底棲的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適合清蒸或刺身。眼神還有點幽怨圖片wikipedia
這位朋友的頭確實方了點,看來媽媽小時候沒少讓它好好睡覺。圖片commons.wikimedia.org
09
印度棘赤刀魚(俗稱:紅帶魚)
主要棲息在150~3米深度。能挖掘洞穴,捕食路過的無脊椎動物或有機碎屑。幼魚常棲息在近岸,因體色艷麗,也被當作觀賞魚出售。適合清蒸,非常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