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黔西南訊 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望謨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和11月25日州委主要領導在望謨縣第四季度落實“四位一體”推進黨建約談·行動培訓會及“問計于民、縣問問需于民”基層代表面對面座談會上的求搭安排部署,望謨縣委常委帶隊深入15個鄉鎮、建民街道,意快組織召開 “十三五”規劃“問計于民、車道問需于民、望謨問效于民”基層代表面對面座談會,縣問以“三問、求搭三求” 搭建民意“快車道”,建民以求做到知民情、意快解民憂、車道暖民心。望謨
問計于民,縣問求的求搭是發展之策。經常深入基層、工作重心下移,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本就是問計于民的發展之策。如果只是坐在機關大樓里看材料、聽匯報、開大會、發文件的工作作風,既不能了解群眾情況、明白群眾意愿、理解群眾態度,也鍛煉不出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導致許多工作部署有阻力,因此只有在基層,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才能摸到群眾脈搏,貼近群眾心窩;越是到艱苦偏遠的地方去,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展不開的地方去,越能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越能體驗群眾的酸甜苦辣,越能知道自己工作的利弊得失。
問需于民,求的是和諧之本。實實在在地解決困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本就是問需于民的核心價值,同時也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決策過程中務必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考慮,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個人、少數人立場上說話辦事,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個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決定人心向背、事業成敗的關鍵。
問效于民,求的是人民之聲。認真傾聽呼聲,了解民意,這是問效于民的具體體現,也給各級領導干部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人民群眾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主體力量,是破解各種難題的根本依靠。只有通過問效于民,才能知得失,找準影響改革發展的困難和問題;才能正舉止,對已有的發展思路不斷糾偏、完善、深化;才能得民心,取得群眾的認同,凝心聚力形成推進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李園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