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互聯網大會:增強中國話語權 隱私安全受關注
2014-11-20 23:56:00 評論: 字體大小 T T T 掃描到手持設備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9日在嘉興市烏鎮開幕。解讀境外華文媒體分析說,互聯會增中國舉辦互聯網大會,強中希望在尚無國際性規則的國話互聯網世界,加強話語權和參與規則制定的語權隱私意愿。業界認為,安全互聯網真正的受關黃金時代還有20年,但互聯網目前還有很多風險,解讀特別是互聯會增數據隱私安全等問題成最大挑戰。
中國網絡創新 互聯網黃金時代還有20年
臺灣《旺報》20日刊發系列文章分析,強中一個好的國話網絡創新服務是沒有國界與區域限制的,“互聯網”概念服務,語權隱私是安全當前大陸資金最喜歡投資的領域,有志的受關年輕人不妨一試。
文章援引美國“互聯網之父”戴維法伯的解讀話表示,現在中國正在走創新道路、出新點子,就像美國、日本一樣,中國有足夠的人才進行創新,且有足夠的人口數量來檢驗這些想法,如果能把重心放在創新上,可以引領世界。
臺灣《聯合報》則引述臉書(Facebook)全球副總裁史密斯觀點暢談知識經濟,認為網絡透過信息技術和一些新想法,就能創造財富;人們不再需要傳統新聞報道的途徑,就可過朋友和信息傳播,獲得對世界了解。
隱私保護成為最大的挑戰
《旺報》還稱,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創造未來”的分論壇上,許多業界人士認為,互聯網真正的黃金時代還有20年,因為源源不斷的產業與設備會推出,但太平洋電信聯盟主席何偉中表示,互聯網目前還有很多風險,特別是數據隱私安全等問題。
麥肯錫資深董事合伙人羅頤表示,大陸的互聯網雖然發展得很快,但常忘記了“軟的”基礎設施,他建議:第一要提升勞動力,特別是改善學校的課程,讓學生從小了解數字技術;第二是解放市場,像是銀行等業務,才能有新的創新;第三就是分享,消費者要分享數據,而此時,隱私保護就是最大的挑戰。
社交媒體是當前社會重要課題
香港《明報》20日引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前校長方濱興觀點表示,媒體機構和自媒體會共生共存,爭奪眼球,“在積極鼓勵之外,對自媒體的必要管理也應同步推進”。
《明報》另一篇文章指,社交媒體催生了在新世代的新人類,社媒使用者多具有年輕、高學歷、具科技能力和批判思維、喜歡溝通傳播等特征。現時他們占人口的兩成,相信此比例將會愈來愈高,而他們和在“舊世界”中使用傳統媒體的人,會有更大鴻溝。如何增加對這個群體的認識,促進彼此間的溝通,減少差異和矛盾,是當前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