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騰訊知名電商京東與騰訊(621, 4.50, 0.73%, 實時行情)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京東
傳聞成真,達成電商騰訊真的戰略與京東“聯姻”了。昨天早上港股開市前,合作騰訊發布公告稱,移動已與京東商城達成戰略聯盟。格局騰訊入股京東約15%的生變股權,并在京東上市時追加認購5%的騰訊股權,成為京東重要股東和戰略合作伙伴。京東
騰訊與京東戰略聯盟
與此同時,達成電商騰訊電商旗下的戰略QQ網購和拍拍實物電商部門及配送團隊將整合到京東。騰訊電商旗下的合作易迅則繼續運營,并跟京東展開深度合作,移動京東將投資易迅成為少數股權股東,格局并獲得認購余下股權的權利。此前,騰訊股價受此傳聞影響一路走高,但昨天靴子落地后盤面波瀾不驚,以下跌2%左右收盤。
整個公告看似復雜,簡單說來,就是騰訊付出QQ網購、拍拍網、微信流量入口再加上2.14億美金和部分易迅的股權,獲得了京東15%的股份+5%上市股份認購權。騰訊方面貌似高度認可此項交易,在新聞稿中稱“這是中國互聯網至目前為止最具標志性意義的交易,對行業格局有積極影響,將通過股權投資和深度業務合作與京東共同發展中國實物電商業務”。
業界對此樁交易也頗為看好,均認為此舉將改變阿里一家獨大的電商格局,移動電商或將迎來大變革。
業務整合期間不會裁員
根據協議,QQ網購、拍拍網和易迅的物流部門將并入京東,在業務整合過程中,騰訊電商部門的很多員工的部門和崗位必然發生調整。騰訊方面稱,會花大量精力以確保平穩過渡,不會有任何裁員。
把QQ網購、拍拍網甩給京東符合騰訊的最新玩法,延續了把開放融入戰略投資的新型管理思路。去年騰訊入股搜狗,表明其開放走到了一個新階段,即愿意把一些重要資源開放出去,與合作伙伴一起做強做大。此次賣掉QQ網購和拍拍網也是如此。QQ網購和拍拍網近三年虧損額約在3億元左右,阿里和京東難以形成威脅,通過與京東的交易甩掉了實物電商這個虧損大包袱,對騰訊而言未嘗不是好事。而且,騰訊意在打造服務電商綜合平臺,騰訊最新提出的戰略是以微信、QQ及公眾平臺為基礎,利用公眾號體系,把基礎電商能力賦予廣大的商家(包括O2O商家),通過微信、QQ和微信支付構建一個完整豐富的生態圈。也就是說,騰訊的目標是要做移動互聯網上的水和電。構建的方法則是開放的,既包括自己建設,也包括收購和參股。此番和京東戰略合作,即很好地執行了這一戰略。對騰訊而言,這是一樁很合算的買賣。
至于京東,也有實惠。明面上看,京東只拿到了QQ網購和拍拍網,實際上,京東得到的更值錢的東西是微信的一級入口,在微信橫掃一切的當下,這個一級入口彌足珍貴,僅此一項,即可使京東在移動電商上更富想象空間,其上市估值必然會提高。而且,有騰訊這樣的戰略投資者作背書,京東的上市之路應該會平坦。更令人玩味的是,在交易協議中被淡化的京東將投資易迅成為少數股權股東, 并獲得認購余下股權的權利。雖然騰訊一再強調易迅繼續獨立運營,但被京東吞并只是遲早的事,這等于京東消滅了中國有可能成為B2C敵人的最后一個大競爭對手,其在產品組合、線上營銷和物流配送方面更可以提升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經營效益以及長期競爭力。
在這樁交易中,資本是最大的推動者。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一向強勢,歷經多輪融資仍牢牢把控公司控制權,但是,在資本意志及現有形勢下,劉強東仍選擇了與騰訊合作。持有京東11.2%股份的俄羅斯風險投資機構DST證實,騰訊和京東曾經在2013年年中展開談判,商討騰訊出資入股京東的事情,但雙方在價格及股份問題上分歧較大,至于雙方最終如何談攏則不得而知。值得關注的是,騰訊也是DST的有限投資人,持有DST約10.26%的經濟權益,這就不難猜到為何雙方最終還是在一起了。
阿里難再獨大?
電商領域阿里巴巴是當之無愧的王者,馬云曾放出豪言:拿著望遠鏡也找不著對手。然而,在換了玩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阿里還能如此自信嗎?如果以前問誰是中國電商NO1,肯定是阿里無疑,但有了騰訊的托底再加上微信的強大威力,這個答案開始松動。而且,京東和阿里都在沖上市,現成的中國亞馬遜(370.53, -1.53, -0.41%)概念股到底花落哪家目前還真不好說。顯而易見的是,以前在PC時代就敢跟馬云叫板的劉強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從移動、支付等領域向阿里發起全面戰略,可以說,阿里受此樁交易沖擊最大。難怪在昨天騰訊京東宣布交易的第一時間,有網友就調侃:老二和老三在一起了,JACK馬還好嗎?
劉強東昨天躊躇滿志地表態:“此次與騰訊達成的戰略合作,將極大地改變電商行業的格局,對于京東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合作后京東在自營電商市場的領先優勢將得到極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京東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突破重圍,其長期積累的供應鏈服務方面的優勢,將與騰訊強大的互聯網優勢實現強強聯合。
業界對騰訊與京東的合作持樂觀態度。知名IT評論人醒客認為,騰訊入股京東是BAT布局戰持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靠自身業務發展遠不如并購來得痛快,京東多年發展,以未來收益換取當前資本的方式,導致規模巨大卻深陷不盈利的困境,尋找資本支持成為最后贏家的需求迫切,騰訊將此前業績一般的電商業務交給更為專業的京東打理,是一種變包袱為資產的做法。當然,最終,是否能夠成為雙贏大戲,要看京東能否在騰訊的推動下,盡快完成未來兌換資本的閉環,實現正常商業邏輯。
專家觀點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騰訊擁有微信、QQ等成功的社交網絡服務,但電子商務的確不是它的基因,此次將QQ網購、易迅等并入京東,既是騰訊的一次“減法”,也說明騰訊電商并不成功。未來O2O的發展趨勢是短距離生活化服務,例如餐飲、生活類購物如買菜、洗衣等,需要物流、送貨、倉儲等基礎設施,京東“當日送達”的高效管理,正好彌補了騰訊的“短板”。這對阿里巴巴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阿里巴巴在移動支付方面具有優勢,但在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和本地生活方面有待提高,騰訊入股京東,電商領域“一家獨大”的局面很可能演變成“兩強相爭”。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騰訊入股京東是雙方的需要。對于京東來說,雖然在電商平臺上已經很強大,但是移動和社交的入口基本沒有,獲得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這個入口,將對其業務產生巨大推動。相應的,對于騰訊來說,與京東的合作可以帶動微信支付的發展。
行業透視
移動互聯網入口成兵家必爭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京東以前是規模化運營,隨著嫁接微信后移動入口的打開,會逐漸向個性化、差異化發展。但移動電子商務跟桌面電子商務的模式有很大區別,要從做一大堆低價的大生意,變成做許許多多價格高的小生意,這個轉型并不容易。
古坦科技創始人石安表示,目前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是代表現在和未來最重要的兩大高地,誰先占得先機,誰就更可能在未來成就霸主偉業,同時也更能在打造并主導中國互聯網生態圈上贏得主動。
深度解讀
“二馬爭霸”已近貼身肉搏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騰訊跟京東合作增加了其收益兌現的通道。騰訊通過依托平臺、開放接口的“微信嫁女”模式,在一些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結盟老二老三對抗老大,既甩了“包袱”,又產生互補性收今年以來,互聯網市場硝煙彌漫,除了余額寶與理財通的暗戰,“二馬”又分別支持快的、滴滴兩款打車軟件燒錢圈地,“二馬爭霸”已近貼身肉搏。
億邦動力總編輯賈鵬雷說:“互聯網之爭已經從原來的小草根發展到了大富豪,從品類到用戶,從價格到布局,這是一場整合實力的較量。騰訊和京東此舉,一定會對阿里巴巴造成用戶上的競爭,阿里巴巴也勢必會反擊。但就競爭格局而言,恐怕還沒那么快發生扭轉。”
“互聯網產業已近發生了巨大的融合,寡頭壟斷的特征將越來越明顯。”復旦大學電子商務中心主任黃麗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