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產業之所以釀成今日苦果,首要原因指向行業盲目擴張造成的光伏產能過剩。目前國內光伏企業約有2000家,其中很多尤其是產業中小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
◆歐美市場遇阻陷入寒冬,國內利好政策出臺,國外新興市場啟動,積較信號正在隱現。期待
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寒冬“雙反”裁決余音未了,歐盟市場緊隨其后,有25家企業已經“組團”對中國光伏產品提出反傾銷申訴。美國“雙反”的陽光負面影響已開始發酵。
歐洲市場一直占據國內光伏產品出口的行業90%以上份額,此次反傾銷調查如果成行,必將為國內已苦難深重的光伏企業雪上加霜。然而,有業內相關人士分析認為,經過多重打擊而步履沉重的資訊國內光伏行業,正在面臨著裝機成本下降、新興市場啟動、光伏國內政策利好等新的產業轉機,或許正在迎來走出谷底的機遇,正在迎來寒冬里的一米陽光。
光伏行業遭遇較度嚴寒
據了解,今年3月20日和5月18日,美國商務部針對原產于中國的期待太陽能電池板及其組件分別作出了“反補貼”和“反傾銷”兩個初步裁決,認為補貼和傾銷的問題真實存在,并且公布了針對不同中國光伏企業的不同稅率。美國的寒冬“雙反”對中國的光伏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美國“雙反”啟動,歐盟的陽光25家企業又提出對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光伏企業在寒冬之中又添堅冰。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衍山介紹,中國的行業光伏產品約90%輸往國外,而歐洲是中國光伏產品較重要的市場,中國光伏電池組件約有七成出口到歐盟國家,年出口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歐洲緊隨美國提出的反傾銷調查嚴重影響了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甚至使中國的光伏企業幾遭滅頂之災。
據美國《財富》雜志7月份公布的資訊2012年中國500強虧損公司顯示,在全部21家虧損的中國500強企業中,新能源企業占了三分之一,7家新能源企業累計虧損160.61億元。
光伏產業之所以釀成今日苦果,首要原因指向行業盲目擴張造成的光伏產能過剩。2000年以來,隨著多晶硅需求量逐年提升,旺盛的需求造成國內多晶硅價格飛漲。豐厚的盈利回報,相對較低的準入門檻,使得2006年左右國內大量企業進軍光伏產業,2008年的大部分國家經濟危機雖然略微減緩了行業前進步伐,但在2009年后,光伏產業進入飛速爆發期。
據了解,目前光伏企業約有兩千家,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統計資料顯示,到2011年,大部分國家光伏產能過剩為10GW,其中8GW來自中國,到2012年產能過剩上升到22GW。
政企聯手破解困局
面對接踵而至的雙重打擊,相關部門及光伏企業密切觀察形勢,順勢而動打出了左右手同力出擊的組合拳,合力破解光伏行業面臨的發展困局,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據悉,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四大中國光伏企業,代表光伏發電促進聯盟和中國光伏行業正式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強烈呼吁歐盟慎重考慮對華光伏發起“反傾銷”調查,呼吁中國相關部門積較維護國內企業合法權益,力求阻止歐盟立案。
針對光伏產品出口受阻,國內光伏企業另辟出口,轉向開拓國內市場和一些新興市場。相關部門為鼓勵國內市場開拓,擴大內需,啟動了“金太陽示范工程”、“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主要是采取財政補貼的形式對太陽能發電、光伏行業先進的項目以及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如買一臺熱水器補助100至400元不等來讓利消費者進行相應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