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解決了人們外出時對于手機的痛點“電量焦慮”,但隨著用戶規模及使用場景的共享不斷擴大,共享充電寶歸還后仍計費、充電強推虛假廣告、寶需超限獲取個人信息等問題也成了消費者吐槽的合力“痛點”。(據《法治日報》報道)
“手機不離手”“手機不斷電”已經成了人們最普遍的破局需求,而基于消費需求出現的痛點共享充電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電量焦慮”。共享但不容忽視的充電是,與行業發展相伴的寶需,是合力消費者在租用共享充電寶時遇到的越來越多的問題,如收費不規范、破局押金未及時退還、痛點售后服務差等。共享從具體案例來看,充電有的消費者遭遇了“歸還后仍計費”的問題,有的消費者碰到了莫名付費開通會員的情況,還有的消費者租了共享充電寶卻不停出現廣告彈窗……更有甚者向消費者索要各種權限,帶來了個人信息安全隱患。此前,有多名消費者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稱其在使用并歸還共享充電寶后被自動扣除數百元會員費,后續詢問發現之所以被扣費,是因經營者在其提供的用戶協議中設置了“租用即默認開通該品牌共享充電寶會員”的條款。
上述共享充電寶行業存在的問題已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切實解決消費者的這些“痛點”,需要多方行動、合力破局。
企業應當增強責任意識。根據《廣告法》相關規定,共享充電寶經營企業作為彈窗廣告的發布者,負有對內容審核的義務。企業應充分發揮“審核功能”,強化對推送彈窗廣告的內容審核,杜絕“虛假彈窗廣告”的出現。企業應當定期維護更新充電寶及相關租賃設備系統,并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刪除無效“霸王條款”等措施,避免“亂扣費”現象的發生。企業應切實履行好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義務,不過度索權、不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
相關部門應當強化監管執法。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曾對共享充電寶進行行政指導,進一步完善了行業定價規則。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應繼續加強對共享充電寶廣告彈窗、格式條款、索取權限、個人信息使用等方面的監管執法,全面監測及時發現苗頭問題,系統整治糾正不合理現象,嚴厲打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
行業規范應提上日程。此前,有專家建議出臺共享充電寶行業規范。目前而言,企業可以對技術、運營服務、收費標準等方面進行完善。行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積極推進行業相關規范和標準的出臺落地,促進共享充電寶市場高質量發展。
對消費者而言,一方面,應盡量選擇租借信譽較好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并在使用過程中增強權益保護意識,拒絕不合理的權限索取;另一方面,一旦權益受損,可以及時留存證據,以便后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楊玉龍)
責任編輯:張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