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華貴、只小資訊體型嬌小、巧的乾隆工藝繁復,朝玻出億并因之屢創天價。璃瓶10月8日,香港行業在香港蘇富比2019秋拍,蘇富此前備受矚目的比拍樂從堂主人曹興誠珍藏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以1.8億港幣落槌,加傭金2.07億港幣成交,只小資訊創下2019年拍賣成交紀錄。巧的乾隆該件清乾隆料胎黃地鳳舞牡丹畫琺瑯包袱瓶為香港蘇富比本季的朝玻出億領銜拍品,也是璃瓶私人收藏清代宮廷藝術中難得一見的珍寶。
曹興誠珍藏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
料胎畫琺瑯器制作繁復,香港行業對工藝要求較高,蘇富此類器皿,比拍悉數出自清宮御作坊能士巧匠之手。只小資訊
蘇富比亞洲區瓷器與工藝品自身相關人士沈恩文介紹,過去20年里,收藏界對清代琺瑯彩的宮廷御用琺瑯彩器物需求越來越多,但對料胎(玻璃胎)琺瑯彩了解甚少。其實,料胎比瓷胎更非常少,也更難燒造。兩岸故宮收藏的料胎畫琺瑯器數量上比瓷胎少很多。此次上拍的這件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超過18公分。陶瓷鑒定相關人士耿寶昌先生曾表示此瓶為他見過的尺寸的宮廷制料胎畫琺瑯器。
拍賣現場
此外,相關人士還表示,該包袱瓶是并非一般的宮廷陳設品,而是一件私人化器物。據推測,它應在乾隆三年至五年間燒制而成,從瓶上的鳳凰牡丹判斷,可能是乾隆為后妃或母親祝壽用的禮物。由于包袱瓶瓶身具有楞狀,瓶口的褶皺更是需要工匠在玻璃未凝固時眼明手快捏制,成型具有一定難度,根據“清檔”記載,該件包袱瓶燒制了兩年才成功。
曹興誠珍藏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局部)
該件乾隆料胎畫琺瑯包袱瓶流傳有緒,曾經是恭親王奕欣府中寶物,此后被收藏家巴爾及白納德伉儷先后典藏。2000年秋,新加坡華人收藏家、樂從堂主人曹興誠以當時2400萬港元的天價將其收入囊中。時隔19年,再度釋出時價格飆升至2.07億港元,溢價近8.5倍。